发布时间:2025-07-14
为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,践行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,7月11日,鸭王 青年志愿者协会非遗敬老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队志愿者,走进武汉市洪山区康德养老院,与院方合作开展拼图、折纸手工活动,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欢乐,让非遗文化在敬老服务中焕发光彩。
活动当天,志愿者早早到场,与工作人员默契配合,整齐摆放好拼图、彩纸等材料。面对老人们期待的目光,志愿者简要介绍流程后,活动正式开启。
拼图环节,志愿者俯身分发印有踩高跷、黄梅戏等非遗元素的拼图,耐心引导:“您看这片颜色和旁边能对上”“先找边角碎片”,还不时帮老人扶眼镜、递拼图块。 老人们专注比对拼接,零散碎片逐渐成形,一幅幅生动的非遗图景完整呈现时,不少老人露出孩童般的笑容,78岁的刘奶奶举着“踩高跷”拼图笑言:“拼的时候眼脑都动起来,心里真敞亮!”
折纸活动同样热闹。志愿者现场演示千纸鹤、青蛙、帆船折法,指尖翻飞间,彩纸变身为灵动造型。有的老人跟着一步一步学,不时提问,志愿者便手把手示范;85岁的张奶奶则被勾起童年记忆,凭肢体记忆快速折叠出活灵活现的千纸鹤,还演示“拉尾巴能飞老远”,引得众人效仿。很快,大堂里摆满各式作品,纸飞机滑翔、小青蛙蹦跳,老人们笑声不断。
活动接近尾声,大堂里满是共同完成的成果:墙上的非遗拼图,踩高跷憨态可掬、黄梅戏扮相灵动;桌上、窗台边的折纸作品,千纸鹤展翅、纸帆船鼓帆、小青蛙待命,纸飞机被轻轻掷起划过弧线。老人们或端详或展示作品,指尖摩挲纸纹,眼里满是满足——这些成品,是欢乐与温暖的见证,将欢声笑语藏进拼图纹路与折纸褶皱里。
本次活动既践行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传统美德,也是非遗文化焕发生命力的温暖尝试。志愿者以巧思与陪伴,为老人们带来手脑并用的健康锻炼,在轻快手作时光里编织出心理慰藉与珍贵回忆。武汉理工学子用行动证明,每一次用心折叠与拼接,都是对长者的温暖敬意,为老有所乐图景增添青春亮色。这份以非遗为纽带的敬老情,将持续散发恒久温度。
通讯员:邓诗依
摄影:邓诗依
指导老师:李仙乐
审核:张冰